您好,欢迎光临 广州联庄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客服中心]
刘小姐  13829706661
         
   020-32058382
 

资讯中心

联系方式

广州联庄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科学大道111号信息大厦602室
电话:86-20-32058382
传真:
86-20-32057561
联系人:刘小姐
手机:13829706661
邮箱:info@unitexnology.com
网站:www.lianzhuang.net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可穿戴消防装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升级更新,发生火灾的情形也在不断复杂化,消防队员应对着日益复杂的火灾状况。因此,如何改进消防队员的个人装备,已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目前,国内消防部队所配备的个人装备普遍停留于上世纪的技术状态,而消防队员在救火任务中屡屡受阻受困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刻思考。消防官兵的安危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生命安全,对国家的军队建设及社会安定也都有重要意义。

    火灾发生现场的环境错综复杂,高温、浓烟、建筑物坠落体、易燃易爆危险品等不可预计的隐形危险因素,现有的消防个人装备产品已远不能满足消防队员的救援需求,需要依靠消防装备的不断升级和改进。

 

消防员个人装备待升级

    火场如战场,因此消防队员在火灾救援任务中要做到全方位的防护,他们的个人装备从头部到脚部有五大类:头盔、呼吸器、消防服、消防手套和消防靴。就目前的生产技术,不论是哪一类装备的设计与制造,都是从材料的功能性、结构设计的人体工学性、色彩的安全性这些“硬件”因素来进行考虑。同时,为了保证生产质量的安全性,国内外均制定了相关标准,并随社会的发展做出技术上的调整。从旧标准到新标准的历变,对防护产品的技术要求指标越来越高,也意味着对于消防个人装备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增强。

    但是,即便我们的标准在不断提高要求,而消防队员所配备的个人装备依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全套的消防个人装备配置过于沉重。一般情况下,人体平衡功能各项指标在9.0kg、11kg附近出现谷值,便携式机械作业时,随着人体负重量的增加,人体维持负重所消耗的体力和精力加大,人体控制和维持平衡的能力随之下降,导致人体动摇加剧,容易跌倒。

    其次,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导致衣服内气候闷、热、湿。实验证明,人们穿衣保持最佳舒适感时,皮肤的平均温度为33℃,衣服的内层与皮肤之间空气的温度为32℃左右,相对湿度在50%左右。当这些条件大于或低于相对应的数值时,会影响人体机能的正常发挥。消防队员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且装备较封闭,衣服内气候往往又湿又热,加之体力消耗大,因此很容易出现昏眩、恶心等症状。

    第三,缺乏智能可应用装置。在烟雾弥漫的坍塌建筑中,如何对所处的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避免坠落物砸伤、快速搜索到遇难者都是难题。

 

可穿戴技术前景广

    近几年,可穿戴技术成了科技领域谈论的热点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提出了可穿戴技术,利用该项技术可以把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嵌入到衣着或随身携带中,并且支持手势、语音和眼动操作等多种交互方式。这项创新技术对智能可穿戴技术的研发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随着4G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基础条件的不断成熟,可穿戴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较为常见单位智能可穿戴产品,如智能手环,可通过传感功能监测穿戴者的运动状态,还可以通过蓝牙装置收实现手机的来电提醒等功能。

    目前我国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的市场增量空间巨大。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对通讯方式、信息的获取等要求不断提高。而消防个人装备的改进也可以着力于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互联共享技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蓝牙等无线功能,达到更加便利的信息传输与资源共享。

 

可穿戴消防装备待开发

    未来智能可穿戴产品市场将迎来发展热潮,同时必将为个人消防装备的发展提供新方向。

    例如,在消防装备上增加智能终端,通过NFC、Wifi、蓝牙、等无线功能,使穿戴者在救灾现场可以时时传递周边的信息数据并共享给不同范围搜救的穿戴者,同时可以接收到外部给出的信息数据。除了对智能终端互联共享技术,还有人机接口(语音、体感)、传感(骨传感、人脸识别、地理定位、各类传感器)功能的加入。

    试想一下,消防队员穿着的是应用了智能可穿戴技术的个人消防装备,进入火灾现场,通过红外成像仪对现场环境进行摄取,再通过智能终端互联共享技术将信息分享给不同范围搜救的穿戴者和传递给外部的工作人员,由外部的工作人员再进行精确的分析判断反馈给灭火现场的消防队员,从而让他们能采取更准确的行动。同时,外部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消防个人装备内的传感器,时时监测穿戴者的身体健康状况,避免发生救火人员的损伤。再者,建筑型火灾的发生所占比例居多,尤其是高层建筑救火,往往需要考虑高楼坠落的危险性,研制有高空可安全坠落装置的个人消防装备则提供了安全保障。

    研究结果说明了消防个人装备急需应用智能可穿戴技术来解决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智能可穿戴技术研究成果的认识,可穿戴技术的发展由过去几年的概念阶段,已经慢慢过渡到产品问世接受消费者考验的阶段,也意味着可穿戴技术的逐渐由概念走向实物。

    但消防个人装备可穿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的研究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消防个人装备生产加工商的生产技术都较为成熟,对装备的可穿戴技术升级的要求也较为强烈,但是其研发能力受行业技术的限制,怎样开发新的智能可穿戴技术及实现其在装备上的应用是有待解决的难题。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08-2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