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 2013© http://www.lianzhuang.net 网站版权归广州联庄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粤ICP备20059640号-2
苹果iwatch智能手表、小米手环……各种可穿戴设备让人感觉时尚又新鲜,但是,很多人戴了一段时间就扔了。其实可穿戴设备未来应该和医院结合,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昨天,由江苏省科协等共同主办的“第十一次江苏科技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做了《中国制造业战略与技术转型》的讲座,他提出了上诉观点。
李培根曾参与《中国制造2025》的起草工作。他说,中国制造业目标是2025年挤入制造强国行列,但现在的中国还处于“工业2.0”的后期阶段,而德国已经是“工业4.0”了,所谓“工业4.0”,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制造2025,核心是智能制造。”李培根举例说,可穿戴设备是智能制造,但缺少黏性。2012年,谷歌智能眼镜亮相,那一年被称作“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之后苹果iwatch智能手表、小米手环、智能秤、智能温度计、心率监测器等可穿戴设备陆续出现,走进公众的生活。
“智能可穿戴设备,不仅有计步器,有的还可以监测人的睡眠状态,监测到心跳血压。美国、德国做了一组调查发现,可穿戴设备黏性不够,很多人新鲜劲过了,就扔一边了。”李培根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其没有和医院挂钩。他建议,可穿戴设备可以和医院联系起来,和相对应的监护医生联系在一起,穿戴者接收的数据,监护医生可以同时看到,如果有什么症状,监护医生还能提出建议。
李培根说,未来,“私人定制”流行,可穿戴设备会越来越体贴,和医院挂钩以后,它就成了必需品。
时下流行互联网+,李培根说,制造业的未来也是互联网+式的。
他还用手机举例。你想要一款什么样的手机呢?苹果、小米、三星、华为……众多手机中,小米手机是用了互联网开发模式,专家们认为小米手机引领了创客设计模式的新潮流。小米手机收集了很多用户乃至于潜在用户的创意反馈。所以,小米手机系统的更新设计有大部分是根据网友的建议,还有一部分是网友直接开发。这便是群体智能的运用。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类似的应用以后会越来越多。”李培根说,将来这种模式会被用在其他手机的更新设计上,让手机变得更私人化。也许,你哪天在朋友圈吐槽某一款手机,写出自己心里期待的手机时,就会被某手机厂商采用,并开发出来。“这是必然的,将来的手机更新设计,应该是用户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