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 2013© http://www.lianzhuang.net 网站版权归广州联庄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粤ICP备20059640号-2
活性染料筒子纱染色大小样色差的防治
小样仿色注意事项
1.小样仿色时纱线的称量。如果纱线称量不准,即使色光调得再准,大生产时也会产生色泽深浅。纱线称量要准确,首先应控制好小样纱线的回潮率,回潮率高低直接影响纱线的重量。其次,小样用纱称量必须精确到0.001g,不能以传统的绕圈数计量。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纱支的纱线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纱线,即使绕的圈数相同,重量也有较大差异。再次,仿色小样一定要选用与实际生产相同批次的纱坯,因为不同厂家的纱坯或是非同批出厂的纱坯棉差异较大,得色率也有较大差异。
2.染料的计量。必须做好每批染料来样的比样工作,获取每批染料的详细资料;称料应准确;仿色染料要保持新鲜,选用与大生产相同批次的染料进行仿色,以消除不同批次染料之间力份和色光的差异。
3.小样仿色工艺与大生产要统一。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元明粉与纯碱同时加入,这样做的符样率较低,个别品种偏差十分明显。采用加入元明粉20min后加入纯碱的方法,符样率有较大提高,但对小样出样率略有影响。兼顾小样操作效率,可采用恒温法小样仿色工艺:
4.浴比。筒子纱大生产染色大多采用小浴比,最低达1:5~1:6,但化验室小样仿色由于设备限制,常温振荡式仿色机最小浴比为1:15,甘油仿色机最小浴比为1:10,低浴比红外线仿色机最小浴比可达1:5。仿色时需选用合适的设备,确保小样仿色浴比尽量与实际生产相同。
5.配伍性和工艺依存性。选用配伍性好、对工艺依存性小的染料。
染色生产注意事项
1.煮纱。煮纱一定要匀透,毛效要达到8~10min/30min,否则会造成筒子纱染色色花及内外层色差,影响一次符样率;煮纱后要酸洗中和至中性,再用除氧酶去除残留的双氧水,因双氧水去除不净,将会引起色浅、色花。
2.化料。化料要均匀,若化料不匀或未化开,染料粒子吸附吸附在筒子纱表面,不仅影响染料的上染和色牢度,而且直接影响大样的符样率。化料温度不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否则部分染料会发生水解,造成色浅,色光不符,影响一次符样率。
3.水质。筒子纱染色水质要求较高,一般前处理、染色、后整理全过程均采用软水,水的硬度要小于50mg/L。加碱之前,由于染料与纤维没有发生键合反应,一般不影响匀染性,但加碱之后,染液PH值增加,染料与纤维发生键合反应,极易造成色花,影响一次符样率。所以,第一次加碱需缓慢加入。
4.染色后处理。染色后处理需根据染料用量及染料品种加以调整。
①皂洗一般在90-95℃进行,皂洗前需对纱线水洗及中和,使纱线PH值达7±0.5,以减少皂洗时染料因水解而引起色花。
②深色品种及活性翠蓝KN-G、艳蓝KN-R用量多的品种,皂洗后需要通过加固色剂固色来提高色牢度,需合理考虑固色剂的色变与固色牢度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固色剂固色牢度好的染料色变较大,色变小的固着牢度又不理想。因此,需根据纱固色前的色光与原样的色光差异选用合适的固色剂。
③合理选用柔软剂。筒子纱需根据其用途调整纱线手感。如针织用纱要求成品色纱柔软、滑爽,以便于圆机及横机织造,对纱线强力要求不高;机织用纱要求成品纱滑爽,以便于整理及送纬,对纱线强力要求高。用于筒子纱的柔软剂主要有阴离子、非离子与弱阳离子型三种。弱阳离子型柔软剂手感好、滑爽,但色变较大,需根据纱的颜色及用途具体选用。
④染色助剂。有些助剂对水质影响大,尤其是染色时使用大量的元明粉、纯碱(食盐由于含杂质太高,及对染缸有腐蚀性而不适用于筒子纱染色),其纯度直接影响水质。所以筒子纱染色的元明粉、纯碱纯度要高,元明粉最好选用含量在99%以上的。即使如此,元明粉仍能使染液硬度增加,元明粉用量大时,硬度可增加50mg/L左右,并使纱线半制品引入一些重金属离子和钙镁离子,这些离子也会影响染色效果。因此染色过程中需要添加螯合剂,以消除它们对染色的影响。但不宜加入六偏磷酸钠。
⑤染色工艺。制定染色工艺时要综合考虑质量和生产效率,一般中温型染料宜采用60-65℃条件下固色,通常有以下三种工艺:
▊工厂中大多采用A工艺。B工艺更适合于一些匀染性差的染料及容易染花的染料。
Ⅰ:中温型活性染料中有些常用品种,如黑KN-B、艳蓝KN-R加碱固色具有瞬染的特点,加碱固色 10-15min内,其吸色率提升30%~50%,极易造成色花或内外层差异。对这些染料采用“预加碱升温法”(B工艺),使染液在低温下呈若碱性,通过缓慢升温(1℃/min)和保温,可以有效地提高匀染性,减少内外层色差,提高符样率。
Ⅱ:拼混染料如活性黑KN-G2RC、活性黑B-ED,是由中温黑KN-B与一个低温活性橙拼混而成。低温活性橙因其对碱、温度敏感,只需40℃染色固色;而中温黑KN-B则要求固色温度为60~65℃。由于两只染料固色温度差异较大,所以对此类染料采用“预加碱升温法”(B工艺),内外层差异有较大的改进。用翠蓝KN-G、嫩黄BF-4G拼色时,采用C工艺。因为此类染料分子结构较大,对纤维亲和力大,上染速度快,固色反应较慢。这类染料需60℃条件下分批加碱,再升温到85~90℃固色,既能保证匀染又可保证得色率。